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土木水利专业2024年硕士研究生普通招考招生说明

发布时间:2023-09-29浏览次数:103

一、研究院简介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Tsinghu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简称Tsinghua SIGS)是在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合作共建的公立研究生教育机构,致力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生院。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的,录取标准、培养要求、学位授予与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完全一致。录取通知书、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由清华大学颁发,入学和毕业院系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海洋工程研究院以海洋技术和工程作为重点突破口,在深海油气、可燃冰、海洋可再生能源、深水生物资源和滨海建设及保护等主要产业领域布局发展,兼顾深海和滨海协同发展,逐步积累和发展海洋科学,初步形成深海工程、滨海工程、海洋技术、海洋生态环境等主要的研究方向。先后承担10余项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2014年获国家海洋局批准的“深圳深海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试验平台”项目,是深圳海洋产业发展迄今最为瞩目的成绩。2017年获批水下机器人组网等两个国家重点海洋专项的项目,在深圳市和清华大学实现海洋专项“零的突破”。

2024年我专业普通招考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进行。

专业代码及名称

研究方向代码

及名称

招生计划

考试科目

085900

土木水利

01海洋技术与工程

14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980结构力学

02海洋能源工程

5


二、招生项目介绍

海洋技术与工程


       海洋技术与工程项目是清华大学首个结合海洋技术与工程理论研究与产业发展的硕士培养项目。本项目针对海洋技术与工程相关领域科研与开发能力的培养,通过国内国际合作,采用开放式、国际化的教育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具有通识海洋基础理论与海洋技术开发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强的高端复合型人才。目前在读硕士200余人。>>查看更多详情

海洋能源工程

       海洋能源工程项目于2020年首次开始招生。本项目以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科学与技术方向、本部相关院系的海洋、能源动力学科方向的研究和教学既有成果为基础,利用清华大学的多学科交叉优势,充分发挥清华大学的工程技术优势和装备开发能力,结合深圳面临南海的优越地理环境、卓越的产业和技术创新条件,开展海洋能源工程交叉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查看更多详情

三、导师风采

段梦兰 教授 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石油工程、深水水下工程、结构和材料的疲劳断裂与损伤、结构稳定性、随机振动及工程减振、海冰工程力学、风险与可靠。

郑向远  研究员 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非线性随机振动、波浪力学等,已在海洋工程和地震工程领域开展研究20余年,目前的工作重心是海上风电、海底地震和海洋渔业养殖设施等。

李强 副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内波生成传播及其混合机制,海洋多尺度相互作用,海洋环境安全保障、水下自主航行器总体设计、自主控制和多智能体协同组网、基于水声的水下环境智能感知、决策、探测及感通一体化。

胡振中 副教授 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木与海洋工程信息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城市信息模型(CIM)、数字海洋、数字孪生等。

李彬彬 副教授 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各类油气平台和浮式风机的水动力与耐波性研究、系泊设计方法和系统优化,高阶非线性响应和多浮体水动力相互作用,海上作业拖航、安装和运维等关键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与数字孪生。

李孙伟 副教授 博导

主要从事海上风能开发,海洋工程浮式结构,海洋工程立管系统流固耦合,城市风灾方面研究,主要使用数值模拟方式结合海上实地观测和工程水池试验对海洋工程和土木工程结构在特定风浪荷载下的响应和结构优化展开研究。

陈胜利 助理教授 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物理海洋学和海洋工程。综合运用观测资料、数值模拟及数学理论解的方式,来研究海洋的中小尺度流体动力学过程,推进对海洋中流体现象的认识。

王恩浩 助理教授 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工程流固耦合动力学及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相关工作包括:高阶高保真三维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型开发、海洋工程模型试验技术研究、海洋工程结构物流固耦合机理探索、新型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研制等。

任政儒 助理教授 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聚焦大型海上风电安装与水面航行器智能决策控制的研究,致力于面向海上风电的海洋工程装备智能感知控制领域创新,取得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研究领域包括:水面无人船及船载装备的系统辨识、状态监测、制导、导航和非线性控制策略;海上作业和海上风电的数字孪生技术;船载海表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支持理论;海上作业数值仿真平台开发;海上风机安装耦合动力特性分析与作业性评判方法。

李漫洁 助理教授 博导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水力学,涉及流体力学、环境与材料化学、微生物学等多学科的交叉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饮用水的化学和微生物水质稳定性、输水管道的腐蚀问题、流域水环境污染评估分析等。

欧阳仲坤  助理教授 博导

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岩土原位测试技术、海洋岩土工程测试设备开发(静力触探仪CPTu、扁铲侧胀试验DMT)、海洋结构基础分析、海洋岩土体工程力学性质、物理性质分析等。

郭宇韬 助理教授 博导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及其在海洋工程中的发展与应用,研究内容包括钢板-混凝土组合结构、绿色混凝土组合结构、空间梁板组合体系、高性能与智能计算等,应用场景包括海底隧道、跨海桥梁、海上平台、海洋风机、结构防护/修复/加固等。


景路 助理教授 博导

研究领域为海洋工程防灾减灾,主要研究兴趣包括颗粒流与泥沙运动、计算流体力学、颗粒材料计算力学、海洋地质灾害模拟与预报技术等,应用场景包括泥石流、海底滑坡等自然灾害和海上风电基础冲刷等工程风险。

曹顺翔 助理教授 博导

主要致力于多相流固耦合问题的建模与仿真,内容包括(1)构建高保真多相流固耦合模型;(2)开发高性能的多物理场耦合算法与一体化耦合仿真求解器;(3)基于机器学习开发数字孪生技术。并在医疗器械、海洋、航空等重点工程领域展开应用。

Avik Kumar DAS  助理教授 博导

主要研究领域Structural Control and Health Monitoring、Novel, Smart, Self-Healing, Sustainable Cementitious Materials、Repair and Renovation of Concrete Infrastructures、Smart City Applications。



四、学科科研成果

       学科一直致力于海洋土木水利方向的研究,在基础理论与试验研究、数值模拟与数字孪生、工程设计与实践方面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突出成果包括:波浪与地震对海上固定式风机的联合作用研究;基于海底地震动与台风风浪环境的模拟与试验,提出了海洋结构的抗震设计分析模型,并首次提出适用于中国南海的极端风浪荷载模型;创新设计了深远海浮式风光渔综合装备,实现风光互补,解决远海渔业养殖的用电难题;针对新型海上浮式风机,研究其抗台风基础形式和工程结构空间节点设计方法;发展了非均匀水沙运动基础理论和模拟方法,形成了水文地质灾害跨尺度仿真与风险评估体系等。此外,学科在水下机器人、海洋环境大数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软件平台等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科研条件方面,依托国家重大项目和课题,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牵头建设(含在建)1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深圳深海海洋工程装备配套试验平台”,2个深圳市级重点实验室“深圳市近海动力环境演变重点实验室”、“深圳市海洋智能感知与计算重点实验室”,3个深圳市级公共服务平台“深圳市南海可燃冰开采技术平台”、“深圳市海洋工程装备风浪动力耦合试验公共服务平台”和“深圳海洋微生物资源筛选与利用公共服务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较好的科研硬件环境,包括海洋大楼(建筑面积超过15000平米)、国际领先的可造随机风场的海洋工程水池、国际领先的可进行5轴静动力加载的疲劳试验系统、清华建校百多年来的第一艘科研船舶“清研1号”(1000吨级)、海上综合试验场一个(含深圳—大鹏国家级海洋装备海试平台、广东汕尾—清华大学海洋技术研究中心龟龄岛海洋可再生能实验站和广西北海—清华大学海洋技术研究中心北部湾研究所),以及一系列跨学科公共服务平台,为开展海洋土木水利方向的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海洋工程风浪耦合试验池(华南地区最先进的海工实验室)

五、报考条件

1.  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学业水平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2024 年我校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日之前必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 2 年(从毕业后到 2024 年我校研究生新生入学报到日之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人员,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但必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a.曾经发表专业论文或取得其他创新成果;b.辅修过所报专业本科的全部主干课程;c.本人英语水平证明。按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历或学位的人员。

*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前征得所在培养单位同意。

2. 考生持境外获得的学历证书报考,须通过(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资格审查时须提交认证报告。

3. 考生应在报名前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包括学校和报考院系、专业、项目发布的报考条件),因不符合报考条件产生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六、报名及确认程序

       考生须严格按照清华研招网(https://yz.tsinghua.edu.cn/)公布的“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和“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_统考(含招生人数)”(包括目录里的备注)的相关要求进行报考。以下报名环节和确认环节都必须按要求完成,缺一不可。

1. 报名环节

所有报考我院的考生均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上按要求报名,报名时间按教育部统一规定,逾期不再补报,也不得再修改报名信息。

报考单位代码:10003 清华大学

报考院系:599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所有报考我院的考生同时还须按照“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生招生相关事宜须知”和“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清华大学报考点公告”中的相关要求报名。

2. 确认环节

①清华大学考点

凡在清华大学参加初试的考生,必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报名系统中交纳初试报考费,在交费成功24小时(节假日顺延)后,必须登录清华大学研究生服务系统(https://yzbm.tsinghua.edu.cn/)上传电子照片或相关材料并通过审核方可参加初试,具体请见“202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清华大学报考点公告”。

② 其他考点

在其他考点报名参加初试的考生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报名后,按照当地报考点的要求交初试报考费和进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3. 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少数民族照顾政策条件并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报名时按要求填报相关信息,并如实填写少数民族身份及定向就业少数民族地区,经审核通过后生效。符合教育部规定的初试加分条件并申请享受照顾政策的考生,须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网上报名时填报相关信息,经有关部门审核通过后生效。未按规定申报的,不享受相应照顾或加分政策。

4. 下载打印《准考证》按教育部统一规定时间,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信息查询和打印。

5. 考生应在报名前主动了解报名程序、确认程序和报考点要求,未按照要求完成报名和确认程序的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七、初试复试

1. 初试方式为笔试。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初试科目详见招生专业目录。

2. 复试为专业综合考核。满足专业(项目)入围复试要求的考生都必须参加复试,考生资格审查于复试期间统一组织,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同等学力考生,按照《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执行。

八、录取

       符合我校申请或报考条件的考生,达到我校研究生院及我院规定的入围复试基本要求,根据我校及我院招生计划、复试录取办法以及考生初试和复试成绩、思想政治表现、身心健康状况等择优录取,宁缺毋滥。

       拟录取名单确定后,我院将面向拟录取硕士生组织资格复审工作,资格复审包括学历学业复审、思想政治素质与品德情况考核。为全面考查其思想政治和品德情况,院系将向拟录取考生所在单位函调人事档案(或档案审查意见)和本人现实表现等材料,对于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资格复审不通过或协议签署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考生因报考硕士研究生与所在单位产生的问题由考生自行处理。若因此造成考生不能复试或无法录取,招生单位不承担责任。

九、学费及其他

1.2024年我专业招生项目学费标准

类型

学科门类/项目

收费标准

专业学位

土木水利

 1万元/生·学年

2.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学生全程在深圳培养,不安排校本部住宿。在我院住宿的研究生应缴纳住宿费,2023级硕士生每人每学期住宿标准为500/750元(视楼栋和房型情况),2024级住宿标准将在入学时另行通知。

3. 申请人或考生须承诺学历、学位证书、个人及其它报考信息的真实性。凡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违反考试纪律、弄虚作假、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等方面问题者,一经查实,取消报考(申请)资格、不予录取、取消录取资格或取消学籍。

4. 未尽事宜参见《清华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及其相关的实施细则。

十、咨询方式

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网址:http://yz.tsinghua.edu.cn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官网:http://www.sigs.tsinghua.edu.cn

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招生办:0755-26036460

项目联系人:李老师

电话:0755-26036109

邮箱:li.na@sz.tsinghua.edu.cn

2024年招生宣讲会视频:https://m.weibo.cn/status/4893306709083484#&video


文:李娜

编辑:彭锦涛

审核:郑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