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8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党总支部前往湖南省宁乡市花明楼镇刘少奇故里,开展红色实践活动。师生党员通过瞻仰铜像、参观纪念馆与故居等形式,深切感悟刘少奇同志的革命精神与崇高品格,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
图1海洋工程研究院党总支部在刘少奇故里参观学习
活动伊始,全体成员在刘少奇铜像广场举行庄严的缅怀仪式。7.1米高的刘少奇同志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既象征着其71载光辉岁月,也象征着党的生日,基座上镌刻着“刘少奇同志”五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铜像神情庄重,目光坚定,再现了刘少奇同志忧国忧民、鞠躬尽瘁的领袖风范。师生党员列队肃立,向刘少奇同志铜像深深三鞠躬,表达对伟人的深切追思。
图2师生向刘少奇同志铜像鞠躬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系统、完整地介绍刘少奇生平业绩的传记性专馆。展馆以“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为主题,以生平为主线采用生平加专题相结合的形式,分九大板块反映刘少奇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展现他的光辉思想和丰功伟绩。
在刘少奇同志纪念馆,师生通过历史图片、珍贵文物及多媒体场景,系统回顾了刘少奇从农家少年成长为共和国主席的革命历程。
图3师生聆听讲解员讲解
刘少奇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是一座典型的湖南农村土木结构四合院。1898年11月24日,刘少奇同志在这里出生,并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1961年,时任国家主席的刘少奇回乡调研,在此居住,深入群众了解农村实际情况,展现了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故居内现保存有刘少奇同志曾经使用过的书桌、油灯、农具等原物,复原了其回乡调研时的工作生活场景。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师生依次参观了故居的堂屋、卧室、厨房、书房等房间。在刘少奇同志少年读书处,同志们驻足凝视那张简陋的书桌和煤油灯,深刻感受到伟人少年时期刻苦求学的精神;在刘少奇同志回乡调研居住的卧室,简朴的木床、老式办公桌让大家深刻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作风。
图4刘少奇同志卧室
此次红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研学与思想交流碰撞,实现了党性教育与专业实践的深度融合。师生党员纷纷表示,将赓续刘少奇同志“不忘初心、对党忠诚;坚持真理、实事求是;敢于担当、勇于创造;勤于学习、知行合一;心系人民、廉洁奉公”的精神品质,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谱写新时代的奋斗篇章。
供稿:海洋工程研究院党总支部
编辑:彭锦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