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简介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Tsinghu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简称Tsinghua SIGS) 是在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合作共建的公立研究生教育机构,优先布局清华大学一流的工科学科并辅以创新管理,围绕材料科学、信息科技、医药健康、海洋工程、未来人居、环境生态和创新管理,形成“6+1”个主题领域。
2019年3月29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正式揭牌。目前在校生人数5856人,专职教师人数23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0公顷。2025年,拟初步建成一支世界一流的国际化教师队伍,其中核心教研岗位教师约250人,海外教师人数力争达到约1/5。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达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约2000人,10%海外学生。2030年,建立起一支完整覆盖6+1学科群的全职教师队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8000人。建立全球合作伙伴体系,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创新要素聚集,服务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团队简介
陈道毅 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海洋技术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学术委员会委员,英国利物浦大学海事工程讲席教授。长期致力于海洋工程动力学、海洋能源和海洋环境方面的研究工作。近10年来,建设了“工程水池-海上试验场-超算”三位一体的先进海洋工程研发平台;在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水合物(可燃冰)开采与利用关键技术、海上风电与电解海水制氢技术、深水油气工程安装技术和海洋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丰硕的成果。特别是在浅水动力学等方面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性成就。主持或以合作单位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广东省/深圳市重点等多个科研项目。累计发表学术论文一百余篇,单篇SCI引用600余次;授权发明专利50余项。合作导师更多信息>>
訾牧聪 副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和博士分别毕业于武汉大学和清华大学(导师:陈道毅 教授),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大学博士后。围绕海洋、能源、环境、化学等学科的交叉领域,致力于气体水合物基础科学与技术研究,主要包括:海洋天然气水合物高效开采、油气管道流动保障与水合物堵塞防治、水合物法气体固态储存等。此外,研究方向还包括:电解海水制氢、海洋设备防腐蚀涂层研发等。近3年以项目负责人或合作单位负责人承担国自然青年基金、深圳市技术攻关重点项目、广东市基础研究面上项目、深圳市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等十余个科研项目,累计获批经费700余万元。指导博士后/博士生获批国自然青年基金、广东省基础研究面上、深圳市基础研究面上项目、清华大学“水木学者”等多个科研项目。在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Applied Energy、Energy、Fuel等期刊上累计发表SCI论文35篇。合作导师更多信息>>
王潇雄 助理教授/特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海洋工程研究院院长助理,双螺旋中心核心PI。本科和博士分别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和环境学院(导师:胡洪营 教授),博士后任职于美国耶鲁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系(合作导师:Menachem Elimelech 院士)。融合材料、化学、环境、海洋等多学科领域,致力于电过滤资源回收与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主要包括:(1)电过滤污染物转化脱除;(2)电化学海水资源回收与新能源生产(海水制氢等);(3)电活性膜污堵控制与消毒。已发表SCI论文50篇,近三年以第一/通讯作者在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Water、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论文引用2500余次,H因子24。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深圳市重点实验室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国际水协会(IWA)首创水星奖等荣誉。合作导师更多信息>>
岗位职责
1. 研究方向:电解海水制氢。
2. 围绕团队研究方向,与合作导师共同选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相对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并进行成果发表。
3. 协助课题组经费申请,承担课题组现有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
4. 协助课题组的建设和管理;协助指导相关方向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任职要求
1. 符合清华SIGS博士后基本申请条件。取得相关学科博士学位,或者近期能够顺利答辩并获得博士学位,入站时不超过35周岁。
2. 具有化学、材料、化工、能源、环境、海洋等相关专业背景;具有电化学和催化材料开发研究基础,有电解水制氢研究基础的申请者优先。
3. 热爱科研工作,具有独立科研能力;有意愿从事学科交叉性研究,探索源头科学创新,形成突破性学术成果。
薪酬待遇
应聘材料
有意申请者请将个人简历和代表作(不超过5篇)发至zimucong@sz.tsinghua.edu.cn或wang.xiaoxiong@sz.tsinghua.edu.cn邮箱,邮件标题为“【博士后申请】姓名+博士毕业院校”,对符合要求的申请人会尽快回复并安排线上面试。
* 本招聘长期有效,招满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