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陈谦团队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零碳未来”创新大赛中荣获全国一等奖

发布时间:2025-03-01浏览次数:10

       近日,由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主办,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碳中和创新技术研究院、储能装备与系统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四届零碳未来创新大赛总决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我院陈谦助理教授团队学生参与的“电解海水制氢联产淡水系统”项目在大赛中脱颖而出,斩获全国一等奖。团队成员包括2023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生杨蕗缦、李士婷,2024级资源与环境专业硕士生蒋士博、符德蓓,陈谦为团队指导教师。

获奖证书

        “零碳未来”大赛面向国内外高等院校在读学生,旨在为优秀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和沟通交流的平台,助其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培养科学精神。自2021年,首届“零碳未来”创新大赛成功举办以来,在众多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积极参与下,大赛影响力逐年增加,展现出当今青年的蓬勃朝气和才思泉涌。

大赛线上会场

大赛线下分会场之一

       陈谦团队在本次赛事聚焦于碱性电解制氢与高浓盐水淡化柔性耦合技术,开发了一种高效、环保的淡水-氢气联产系统,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该系统的核心在于利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驱动盐水淡化,不仅提高了整体系统能量利用效率,还解决了深远海及中西部地区淡水资源匮乏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与模型优化,团队成功实现了复杂水质(海水、含盐废水)电解制氢,为新能源消纳存储提供了高效、环保的解决方案。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团队成员与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了一套完整的喷淋式海水淡化耦合制氢系统中试设备,从设备的整体架构设计到各个关键部件的选型、选材与安装,中集公司都给予了专业的指导和建议,确保设备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同时,依托于实验平台,成员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在项目中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如电解水制氢过程的高效热管理、低温立体蒸发技术的优化以及耦合系统的动态工况协同调控等。团队成员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紧密协作,从理论分析到实验验证,再到系统的整体优化,每一个环节都凝聚了团队的智慧与汗水。这种跨学科、跨领域的协作模式,不仅加速了项目的开展进程,也为团队成员提供了宝贵的成长机会。

       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研究,推动该技术的工业化应用,并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为我国的海洋强国战略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清华智慧和力量。


文:李士婷

图:“零碳未来”创新大赛

编辑:彭锦涛

审核:陈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