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院简介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Tsinghua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简称Tsinghua SIGS) 是在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时代背景下,由清华大学与深圳市合作共建的公立研究生教育机构,优先布局清华大学一流的工科学科并辅以创新管理,围绕材料科学、信息科技、医药健康、海洋工程、未来人居、环境生态和创新管理,形成“6+1”个主题领域。
2019年3月29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正式揭牌。目前在校生人数5856人,专职教师人数23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0公顷。2025年,拟初步建成一支世界一流的国际化教师队伍,其中核心教研岗位教师约250人,海外教师人数力争达到约1/5。全日制在校研究生达5000人,其中博士研究生约2000人,10%海外学生。2030年,建立起一支完整覆盖6+1学科群的全职教师队伍。全日制在校生规模达到8000人。建立全球合作伙伴体系,不断推动高等教育创新要素聚集,服务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中国、区域乃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
团队简介
黄跃飞,水文学与水资源方向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联合主编,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兼职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多尺度碳水耦合,水资源规划与流域管理,水土污染物修复与控制等。合作导师更多信息>>
李兵,副教授,中国能源协会综合能源专家组副主任、广东省生态景观与滨海湿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Journal of Hydrology副主编,海洋生态环境顶刊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特刊协调主编(Q1)、海洋环境经典期刊Regional Studiesin Marine Science执行主编(Q2)。主要研究方向:流域磷酸盐环境效应调控、滨海湿地韧性与蓝碳保护,涉及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湿地修复等领域。合作导师更多信息>>
团队成立的水科学与工程中心依托于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海洋工程研究院,瞄准城市快速发展和变化环境背景下区域水安全这一重大科学问题,通过资源整合、机制创新和开放合作研究,打造特色鲜明、具有原始创新能力的研究基地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为深圳市、粤港澳大湾区乃至全国的区域水资源利用、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保护发挥基础性的科技支撑作用。先后承担了中科院重大咨询项目,广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及深圳地方项目支持,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环境技术进步二等奖等重要奖励。
岗位职责
按计划开展高水平研究,完成拟定科研项目。
招收方向
1.矿物介导磷循环过程机制与应用
2.光电/压电催化与污染物深度处置
3.滨海湿地养分循环与蓝碳过程探究
4.其他磷酸盐活性、红树林沉积物碳循环、磷回收与高效强化去除等相关研究工作(可进一步沟通)
任职要求
1.年龄35岁以下,获得博士学位3年以内。
2.有海洋环境、生物化学、矿物学和材料科学等水生态保护与沉积物修复专业相关背景。
3.优先考虑有矿物介导磷循环过程机制与应用、磷酸盐跨区域代谢量化与调控、微生物光电化学等研究经历与经验的申请者。
4.能独立开展“招收方向”中的一项或多项研究;有较强英文听说读写能力;有较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和自我驱动能力。
薪酬待遇
应聘材料
1.个人简历(CV,包括完整履历和学术成果列表等)。
2.研究计划和预期目标。
3.有意应聘者,请将上述材料发至邮箱力li.bing@sz.tsinghua.edu.cn,邮件发送以“清华博士后申请+本人姓名+毕业院校”为标题
申请截止时间:2025年12月30日
工作地点: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