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工程研究院教师赴青岛深入交流 推动海洋科技产业融合

发布时间:2024-01-26浏览次数:11

       为推动“清华大学大工科下海”与青岛乃至山东区域海洋科技产业基础和应用场景的高效结合,促进“清华大学大工科”与“青岛海洋大科学”优势力量的深度融合,由海洋工程研究院(以下简称“海工院”)院长张建民院士担任主席,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主办的首届“青清论坛”于1月18日至19日在青岛举办。本次论坛紧扣构建海洋工程科技领域的未来竞争优势,重点讨论了海工数字化智能化、工业软件国产化实施方案、海洋高端装备研发和产业化等议题,组织了包括参观交流、学术报告、工作研讨等多场活动,为促进科研广度交流与产业深度融合提供了平台。

张建民一行考察中国海洋大学

       1月18日上午,代表团一行赴中国海洋大学参访学习。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陪同代表团考察了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介绍了学校学科和人才概况。随后,代表团考察了海洋高等研究院,观摩了海洋装备展和大数据中心等。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院长梁丙臣向代表团介绍了工程学院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绩,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张建民深入阐述了清华大学“需求导向、大工科下海、授背景学科学位、做海洋的事”的发展理念,并表示,中国海洋大学是我国海洋学科特色显著的著名学府,在地球科学、水产养殖等学科方向上具有明显优势,海洋工程学科也特色鲜明,聚集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希望将来双方可以展开多层次交流合作,汇聚优势力量,提升服务国家的能力。

       中国海洋大学国内合作工作办公室副主任崔福君主任、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史宏达等一同参加了相关活动。

张建民在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参加交流会

       18日下午,代表团一行前往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参加交流会。本次会议聚焦海洋工程装备的研发和数字化、智能化、产业化进展,各专家学者积极展开热烈讨论,深入交流具体技术难点、应用场景等问题。张建民,青岛市海洋发展局副局长杨克骏,青岛市西海岸新区海洋发展局局长隋俊昌在会上致辞。

       交流会上,张建民和王晓浩分别以“海工高端装备研发产业一体化创新综合体的探索与实践”“清华深圳海工院发展”为题作主题报告。海工院院长助理胡振中、廖然分别就“海工数智化工程设计”和“清华深圳海工装备发展”进行工作汇报。清华大学宋士吉、赵健、王法承、李泽光及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副院长郑新刚,光电装备研究中心副主任周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助理汪嘉宁作分享。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所长王凡在听取报告后表示,他对清华大学和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近期所取得的进展感到振奋,海洋工程和海洋科学是差别很大但又互相支撑的两个学科方向,两者共同支撑了探秘海洋、经略海洋和保护海洋的发展。张建民在总结中感谢青岛市政府给予清华大学“大工科下海”的信任和支持,他表示,双方共同合作设立的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是清华大学服务国家和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也是扎实的落地举措。本次“青清论坛”促进了多个国家级涉海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将助推我国海洋产业技术的升级和发展。

       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是在青岛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清华大学成立的新型海工科技创新综合体,以攻克海洋工程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尤其是深远海技术装备“卡脖子”技术为突破口,聚焦“新工产业、海工人才、高端装备”三项短板,致力于搭建开放共享型的海洋工程科技研发平台。张建民担任创院院长。本次交流会由清华大学海洋工程研究院副院长向长生和宋士吉主持。清华大学校本部和我院共40余位教师,以及来自青岛市政府、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的领导和专家学者近百人参加了论坛。

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会议交流

       1月19日上午,代表团前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交流。海洋所始建于1950年,是新中国第一个专门从事海洋科学研究的国立机构,是我国海洋科学的发源地,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综合海洋研究机构之一。

       代表团参观了海洋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海洋学院,听取了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部主任、海洋学院副院长袁兆慧关于海洋学院的发展报告。在随后的合作研讨会上,海洋所所长王凡、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传玉、高乐,以及海工院胡振中分别作报告分享,双方还就未来的合作展开交流。张建民表示,海洋所在我国海洋科技众多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中做出了许多奠基性和开创性的贡献,清华大学愿同海洋所一起,发挥各自优势力量,深度融合科学、技术与工程,在深海技术装备研发、深海研究体系建设和海洋大数据与数智化等方面组建联合攻关团队,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本次研讨会由海洋所海洋大数据中心主任李富超主持,海洋所总工程师刁新源、科研处副处长赵君等20余名专家及领导参加。

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合影留念

       1月19日下午,代表团一行访问了崂山实验室。崂山实验室是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经重组后,由中央批准成立的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海洋领域新型科研机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

       代表团在崂山实验室科技展厅学习了解了崂山实验室在海洋生物多样性和资源利用、海洋环境监测、海洋灾害防御与应对、海洋新材料,以及其领衔的“透明海洋”计划等多个方面的先进成果。双方还进行了关于崂山实验室北京研究院建设工作的研讨,并开展了高层次学术交流会。

       交流会上,崂山实验室主任吴立新院士充分肯定了清华大学“大工科下海”所开创的新局面,并表示,崂山实验室承担着推动我国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重任,在已开展的多个重大项目中已与清华大学和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建立了合作关系,相信将来依托崂山实验室北京研究院的建设,可以进一步充分发挥各自的地域和人才优势,开展更全面、深入、紧密的合作,为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国家队的力量。张建民表示,清华大学愿意与崂山实验室共同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融合北京、深圳、青岛三地资源,团结吸纳各方涉海力量,积极建设崂山实验室北京研究院,攻坚克难,高质量完成所承担的各项核心攻关任务。随后,双方举行学术交流会议,崂山实验室王军成院士作主旨报告,宋士吉、胡振中和李泽光也分别作分享。

在崂山实验室合影留念

       交流会由崂山实验室海洋大科学设施发展研究部部长吴能友主持,合作与规划工作专班业务负责人王宁和20多位崂山实验室海洋观测与探测研究部科研人员参加。

       本次出访青岛的清华大学代表团,包括了海工院常务副院长王晓浩带队的24名海工院教师,以及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土木水利学院、美术学院、工程物理系、技术转移院等单位代表50余人。通过本次“青清论坛”的系列活动,清华大学多个院系的下海力量得以深度交流,促进了我院海工力量快速凝结,将有助于在“海工高端装备研发”和“数智化智能化”两个重点方向凝聚核心力量,推进有组织的科研,更好地服务国家海洋强国战略。

文:石文艳、胡振中

图:中国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岛)

编辑:彭锦涛

审核:王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