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如嫣,女,2021年12月至2022年5月、2022年7月至2022年11月,分别在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深圳联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专业实践。第八届专业实践奖二等奖获得者,她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海洋系泊系统,将系泊系统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了24%左右。2023年6月获得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土木水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就业单位为三一重能股份有限公司。
夯实基础 厚积薄发
杨如嫣于2020年进入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攻读硕士学位,师从郑向远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海洋工程装备。
研一期间,她认真学习理论课程,扎实掌握了海洋工程的基础知识,专业课成绩名列前茅。研二初期,在一次与导师的讨论中,她了解到中浅水下的系泊系统设计是困扰海洋工程界已久的世界级难题,但她却不畏艰难,勇于承担起这项艰巨的研发工作。为此,她积极调研全球风电系泊系统发展现状,总结出传统系泊形式在中浅水面临的困境,探究创新性的改进方案。
笃行致远 惟实励新
2021年底,杨如嫣来到杭州的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开启了她的专业实践之旅。华东院是国家综合甲级设计研究机构,也是最早涉猎海上浮式风电的设计院之一。实践期间,她通过梳理浮式结构物的典型规范,总结出若干针对漂浮式风机系泊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操作流程的研究报告,这些报告也将助力企业,使后续的系泊设计更规范更高效地开展。同时,她利用数值软件完成了漂浮式光伏,海缆磨损等多个项目的分析计算,为企业解决了重要的技术问题。在华东院,她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技能,深入掌握了系泊系统分析方法,为后续的研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后,她又来到深圳联恒星科技有限公司,在这里她致力于中浅水新型系泊系统的研发工作。经过反复尝试,不断迭代,她终于提出了一种适用于30~100m水深的新型组合式的系泊系统概念,装置由水平悬链线、浮筒、钢缆以及桩基础连接而成。然后,她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应用此新型系泊概念的浮式风机动力响应特征,同时将其与悬链线系泊下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全面的对比,验证了新型系泊系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她还针对新型系泊系统进行了初步的经济性分析,以验证新型系泊系统的经济优势。
与传统的悬链线系泊相比,此新型系泊系统不仅能使得浮体纵荡、纵摇自由度的运动响应显著减小,更是将系泊系统的生产制造成本降低了24%左右。这一新型海工装备也为我国沿海30~100m水深海域漂浮式风机的系泊设计提供了更优选项。实践期间,她共发表5篇学术论文;申请4了项专利,其中3项已获授权;获得2项科研奖项;并完成3篇专题研究报告。
日积跬步 终至千里
面对无数次结果不尽人意后的推倒重来,杨如嫣从未气馁,而是究其原因,不断优化迭代,最终,她收获了丰硕的专业实践成果。
杨如嫣表示,专业实践是一次异常珍贵的经历,通过这次实践,她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积累了宝贵的工程经验,更培养了坚韧的意志力。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未来,她希望自己能够不畏艰难,砥砺前行,为海洋强国的建设添砖加瓦。
陈金路,男,2021年7月至2021年11月、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分别在深圳国家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完成专业实践。第八届专业实践奖二等奖获得者,他进行了深圳市海洋产业发展策略研究,并设计出一款适用于极地的新型风电设备。2023年7月获得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土木水利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拟在海工领域深造。
开阔眼界,方能运筹帷幄
在发改委创新中心实践期间,陈金路同学运用归纳演绎、专家咨询、实地调研等多种方法,对全市的涉海机构做了地毯式摸排,理清了深圳海洋产业的发展现状与核心问题,而后有的放矢,凝练出海洋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四大重点任务,并基于发展短板,谋划和推动八大重点工程。
接着,紧紧围绕八大工程,以深圳西部海岸—中部海岸—东部海岸—深汕特别合作区为主轴,聚力打造特色突出、错位协同、联动高效的海洋产业总布局。他的实践成果丰硕,形成一篇论文和三份专业文件。实践结束后,收到创新中心给予的高度评价:“陈金路同学为大湾区经济发展和产业创新贡献出卓越力量”。
严谨高效,勇于创新研究
极地风速过大,风电机组将面临一系列毁灭性打击,没有绿色的能源供给,人类就无法对这一蕴含半数以上战略资源的地球聚宝盆有效探索。带着这一问题,陈金路同学来到国内风电领军企业——明阳智能,希望设计一款适用于极地的新型风电设备。
陈金路将串联机组置于半封闭的涡管内,平时对风发电,极端风速下整体偏航,从而保护内部机组。接着,他开展了一系列CFD仿真测试,从理论上证实了涡管风电方案的优越性能。在明阳公司的支持下,他搭建了样机试验平台,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样机试验。最终,他在一系列的实验与测试中发现:开放空间下无法带动额外机组;仅加装涡管,机组功率提升近3倍;再加装整流网栅,功率又将提升约30%;这一系列的实践成果和数据能够有效助力人类安全高效地探索生命禁区。
勤奋好学,不畏困难的坚毅清华人
陈金路同学实践期间正值疫情,开展咨询或试验工作都面临诸多问题,但他都一一克服。尤其是开展样机试验时,正值隆冬,他独自一人远赴江苏无锡,高质量完成了这一试验。他在实践单位谦虚礼貌,吃苦耐劳,勤奋好学,团结同事,积极参加单位开展的各项活动,成为团队的润滑剂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动展现了新时代清华学子的良好风貌。
两段实践中,陈金路共发表高质量论文7篇,授权或公开专利四项,并取得一系列省部级、市级科研创新荣誉,并最终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的殊荣。陈金路表示,专业实践的过程真正诠释了知行合一、产研结合,是一段很宝贵的经历,他也在实践中收获了真挚的友谊与过硬的专业技术,未来,他会继续努力,在专业领域内展示清华学子的积极风貌。
来源: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培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