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团队荣获第二届海洋可再生能源装置设计赛二等奖

发布时间:2022-07-26浏览次数:318

       2022年7月16日,来自56家单位的480支队伍、1685名选手共同参加第二届海洋可再生能源装置设计赛。经过激烈角逐,由我院郑向远研究员和明阳智能邹荔兵高工指导,陈金路、杨如嫣、李冬安三位同学组建的“极地东风”队荣获大赛二等奖。

       极地科考,是走向海洋强国的必经之路,对我国有着战略性意义。两极除了是寒级,也是风极,但高耸的风机会严重威胁6500万极地鸟类的安全,司空见惯的12级“杀人风”会将传统直立风机吹倒。如何真正利用极地的风能宝库,始终是业界痛点。基于此背景,“极地东风”队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极地等恶劣环境的中小型涡管风电设备。该设备由偏航、整流、发电、运维四大系统构成。正常风速下,风速风向仪识别风场信息,控制偏航轴承精准对风,极端风速下设备自动偏移至风速正交方向,以强壮的管壁抵御风载。整流系统包括网栅与滤网,网栅修正流体流向,滤网过滤夹带的冰晶与沙粒并进一步耗散残存的脉冲动能。喇叭状设计能使风完成自然加速,风机可在内部轨道上滑动与固定,在舱门配合下实现风机检修与沉积物清理,其示意图如下:

图1  涡管发电设备示意图

       参赛队员分别对“单/双/三台风机+涡管内/开放空间”6种典型工况开展了CFD高保真数值模拟,运用多项控制策略完美确保复杂构型边界层质量。数值模拟时,团队在若干位置设置了速度监测点与监测面,结合风机的功率曲线验证装置发电效率。团队最终发现:双风机时串联,涡管发电设备的发电效率相较于将风机直接置于开放空间将提高6.67%,三风机串联时将提高11%。其中,涡管内三风机串联时的尾迹仿真结果如图所示:

图2 三风机串联下尾流CFD数值模拟结果

       对于整流系统,研究团队以15°为步长开展了多风向模拟。以45°为例,未加装整流网栅的管道流场恶劣,加装之后流线稳定平直(如图3所示)。对比加装网栅后中心点速度与面平均速度,发现二者相差极小,说明管道内已经近乎于均匀流场。分别对比距离网栅3m和4m处中心点、横截面y分量速度与x、y、z全耦合速度,发现二者近乎重合,这说明管道内y向速度,也就是本算例中垂直风轮的速度已成控制性分量,不再有其他分量造成额外荷载,这对于延长风机使用寿命、提高发电效率具有重大意义。

(a)45°入射时,管道无网栅的流场

(b)45°入射时,管道加装10×10网栅的流场

图3 整流系统性能验证

图4  y分量与全耦合速度对比图

       第二届海洋可再生能源装置设计赛,为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及产业发展提供交流平台。我院“极地东风”团队力求在国家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探讨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的新思路、新领域和新趋势。力求让人类更好地探索生命禁区,开发出环境友好、更高效率的特种风电设备,助力我国科考队员走向世界尽头,探无人之境!

文/图:陈金路 杨如嫣

编辑:彭锦涛

审核:郑向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