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GS科研进行时 | 胡振中:“研”途并肩,线上科研这样做

发布时间:2022-04-01浏览次数:122

防疫不松懈

科研不停歇

清华SIGS的新学期

以特殊的方式“云上”开启

除了上网课、写论文以外

做科研、开组会也是SIGSers日常的

重要学习工作内容之一

让我们一起走进SIGS的课题组

看看大家如何在特殊时期

克服与导师距离远、组员分布分散

等种种困难

同心抗“疫”,“研”途并肩


 胡振中课题组 “一二三四”“两地双驱”

海洋工程研究院胡振中副教授课题组学生分布在北京、深圳两地。课题项目覆盖领域广、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叉多,如何在疫情期间高质量、高效率地指导每一位学生顺利开展学习、科研,加快推动课题组各个项目进展,在精准给予每个学生因材施教、个性发展的同时,又能让大家充分交流碰撞、互助合作,成为该课题组面临的一大挑战。

胡振中秉承自己从清华土木系做本科毕业设计开始就坚持的“组会”机制,发挥十余年来“北深”双基地齐头并进的经验,吸纳学生们的意见建议,总结优化出疫情期间“一二三四”“两地双驱”的机制,并取得良好成效。

胡振中课题组线上组会合影

“一”是坚持每周一次组会。集中选择人员可到齐的时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组织课题组全部10余名学生开展学术研讨。每位同学提前精心准备、现场轮流汇报自己阶段性科研进展及下一步计划,并根据近期的成果专题介绍自己的学习心得、论文写作技巧等,然后再由其他同学提出问题和建议,进行头脑风暴,让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给建议的同时,开拓了思路、拓展了视野,营造出“赶超比拼”的良性互动氛围。

“二”是保证与学生的二人交流。无论是随时可以面对面,还是视频、电话、微信线上聊,胡振中一直强调自己要“开门迎学生”,随时随地欢迎同学们来问问题、辩思路、诉心声。对于学生开题、结题、毕业等关键阶段,或者面对性格内向、阶段性受阻的学生,胡振中会尤其加强主动的关心和沟通,手把手地指导、把关,及时纠正学生的科研误区,调整不合理的工作计划。

“三”是固化推广三级指导。胡振中总说,自己在清华大学读博期间,除了接受学校和导师的悉心教导外,师兄师姐的“第三级”帮助也十分重要,胡振中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实践技能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胡振中课题组也按照不同的项目分成了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名牵头博士或硕士生,并充分给予他们自主发挥的空间,同时郑重赋予他们“传帮带”的任务,带领师弟师妹们锐意创新、攻坚克难。

其中,由2020级博士生刘毅牵头的3人小组,在胡振中的指导下,敏锐捕捉日本政府宣布福岛核废水排放入海这一问题,立刻对核废水的扩散机理及路径进行了相关研究,经过半年的艰苦攻关,相关成果于2021年末发表在顶刊《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并被多家国内外媒体转载报道,引起了学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

“四”是积极加强四方合作。虽然北深两地距离远,但胡振中和课题组的学生们化被动为主动,从中挖掘出更多的优势。比如,他们能够与更多课题组进行交流合作,能够根据地域特点寻找不同的项目方向,还能利用两地数据协同验证新的技术。为了能为祖国抗疫贡献一份力量,胡振中带领博士生冷烁等同学,与李孙伟老师课题组联合开展行人高度处气溶胶扩散模拟研究,取得了可期的成果。

胡振中(前排右二)课题组师生合影

在“一二三四”“两地双驱”机制的推动下,课题组同学们在疫情期间一直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学习和科研,在学术探索的道路上耕耘、收获,还积极参加抗疫志愿活动。课题组的同学们早已约定好,等疫情散去,暑假一起到金沙湾踏浪,寒假一起去北海堆雪人……